Sunday, November 20, 2016

二奶巷的文化定位

(刊载于2016年10月3日《东方日报》<名家>,写于2016年9月7日)

自从怡保《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评选为2016年亚洲十大最佳旅游景点后,旧街场一带犹如鱼跃龙门,每逢周末和假日游人如织,成功为明年的霹雳旅游年打响头炮。尔纳斯壁画、复古式精品咖啡馆、二奶巷、何人可博物馆、闲真别墅等,形成一条号称走入百年老街的旅游动线。

其中又属一夜爆红的二奶巷最具话题性。这条全长仅100公尺的双层店铺老街,共30个单位,至今已有108年历史。巷弄店屋的相对间隔仅一公尺半,当年仅容纳一辆马车。这一整排店屋其实是著名矿家姚德胜送个第二位太太收取租金的产业,另外的大奶巷和三奶巷亦是此意,与坊间传言的金屋藏娇是两回事。

Tuesday, July 19, 2016

卧龙居满故事~~蔡慧沁归乡打造民宿

(刊载于《星洲日报/大霹雳》,2016年7月19日)
报导:曾薪机
曾经在台北、吉隆坡及槟城等大城市居住多年的蔡慧沁,在因缘聚会下来到金宝,并将位于金龙园的老店屋打造成为民宿“卧龙居”,在享受淳朴的风土人情之余,也致力于为这间民宿创造更多活力及故事。
蔡慧沁在2010年从台湾回来后,就随着丈夫在金宝定居,最初他们搬过来时,是买下楼上的单位,当时楼下住着从1969年开始就搬进来,并一直居住到2015,后来才转售给她的施德雨及孔成英夫妇。

Sunday, June 5, 2016

山脚下的卧龙居民宿

(刊载于《星洲日报》<快乐星期天>, 2016年6月5日)
报导:黄佩玲

金龙园位处山丘,是金宝市内其中一个占尽地理环境优势的住宅区,也曾是锡矿盛产期的高级住宅区,最着名的余仁生第二代继承人兼矿家余东璇的豪华别墅就在此处。当时,该别墅中英架势的建筑结构之壮观,是当地之最,更是许多妙龄少女少男相见约会与拍照的景点。唯物换星移,如今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依山势而建的房屋。
在该园山脚下,有家古朴民宿“卧龙居”,由蔡慧沁一手打造。2010年自台湾深造回国后,随着在拉曼大学工作的丈夫定居在金宝。当时,他们俩就住在老店屋的楼上,楼下住着苏德雨与孔成英老夫妇。
“这一排店屋是金龙园最早期的房宅,始建于1968年间,后来全充作住家。我们在楼上住了5年,而楼下的苏氏夫妇养育着5个孩子,住了46年。2015年,我们为了孩子而搬到有地排屋,恰好苏老太太也搬到首都与孩子同住,才依依不捨脱售给我们。”

Thursday, May 26, 2016

乖乖听话

(刊载于《星洲日报/星云版》 [2016年5月26日],写于2016年5月12日)
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流派的教养理论,但理论归理论,实践起来往往不是那回事,于是明智的判断能力似乎更为关键。有点吊诡的是,有些教养方式,今天看来不合时宜,却像紧箍咒般,牢靠着每一代父母。
当我孩提时,大人常说:“你要乖乖听大人的话。”起初我信以为真,不久我开始起疑,大人的话就是真理?直到我成为一位母亲,我才参透了这句话的无上真谛。
当孩子在餐厅里耍赖,父母劈头就说:“乖乖听话,坐好!”孩子不肯吃菜,父母又说:“乖乖听话,吃菜,等下给你玩ipad!”孩子在商场吵买玩具,赖死不走,父母仍旧祭出那句:“再不乖乖听话,下次就不带你来。”这句“乖乖听话”恐怕是天下父母口头禅的榜单里高居榜首,诚如一帖万灵妙药,家家必备,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Thursday, April 21, 2016

我是这样经营民宿的

(刊载于《星洲日报/星云版》 [2016年4月21日],写于2016年4月05日)
经营民宿,从未在我生涯规划中沾上边,却歪打正着成为一份可重可轻的副业。民宿原是一栋我们初来小镇报到的老店屋,底层住着一对老夫妇,我们则在楼上安家。一栋老屋两家人,老太太三不五时隔着厨房天井拉开嗓门,唤我们下楼喝炖汤吃糖水。向晚风清,又是左邻右里闲话家常的时段,老太太在屋外的秋千上倚坐摇荡,荡出一个又一个轶闻逸事。
我们一住便是五年,直到孩子出世,才依依不舍辞别这山脚下的老屋,乔迁到有地排屋。这半层故居能作何用实在不好说,脱售价不高,出租费又低,于是我异想天开,向外子献议,不然做民宿吧!
金宝并非旅游重镇,纯粹其中一座北上怡保南下吉隆坡的路过小镇。所幸金宝有大学生来消费振奋经济,据说一年两次的毕业典礼,金宝民宿高朋满座,供不应求。只是投资了家具家电的民宿,光靠一年双毕,根本没有拉长补短的余地吧!

Saturday, March 19, 2016

读者回应——也说求职信

(刊载于《星洲日报/悦读书房》 [2016年3月19日],写于2016年3月15日)
读了沈明信主编的<不只要抢救华文,还要抢救下一代的灵魂>,无奈之余,亦深感我们这一代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最近一位毕业生联系我,表示有意申请翻译兼职,请我引荐,于是我请他寄来履历表,让我过目。结果我收到的是一封没有抬头和署名的电子邮件,只有一句再简短不过的句子:“附上一份履历表。”
履历表里疏漏甚多,不仅个人基本资料不全,就连重要资料例如学术成绩、课外活动和推荐人,竟付之阙如。此外,文中也出现一些常见语病。我捏了一把冷汗,这位中文系毕业生,是否清楚知道他应征的是一项需要高度精准和良好语文能力的文字工作?

Thursday, February 4, 2016

星洲日报副刊专访---年菜:素佛跳牆



【读者家常版:素佛跳牆】

报导:黄佩玲 摄影:刘剑英
佛跳牆又名“福寿全”,相传创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一次,因一秀才品了后当即吟道:“坛启香荤飘四邻,佛闻弃禅跳牆来”,而改名为佛跳牆。
蔡慧沁婚前不曾下厨,婚后因需要到夫家准备年菜,而勤于翻阅食谱学习烹调。尽管素佛跳牆的准备过程繁杂,但却因其香醇、滋补,而广获家人喜爱,自此成了年年必备的除夕团圆年菜之一。
素佛跳牆最重要的精华就是高汤,蔡慧沁用剥皮黄豆、玉米及大白菜叶熬煮1个小时,备用。香菇则用麻油、姜、酱油、盐及糖,焖半小时,而腰豆则先烤10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需用食油烹煮的,她都选择用椰子油。因椰子油耐高温、耐煮炒,对健康较佳。自从组织家庭及有了小孩后,她在下厨时显得特别重视,也改变了饮食习性。

Monday, January 25, 2016

我的2016年梦想计划书--潜龙出山,淘金掘宝

(刊载于《星洲日报/星云版》 [2016年1月26日],写于2016年1月11日)

自小龙子问世,我的脂粉霓裳从此搁在橱深处,眼前尽是轮回般的琐细家事,不觉已在霹雳金宝老镇小隐了五年。犹想刚从八打灵市区迁居到鸟不生蛋的金宝,我百般不愿,无奈先生调职,再怎不情愿,也唯有认命上山闭关。

日久生情,不仅对人,对土地亦如是。我开始关心续营老店的继承人问题、担心大型商场林立威胁着老店的存亡、我不舍社区里的老人孤老无依......虽说我是外来者,但这片土地不吝赐予清幽恬适的生活品质,不由让我想为她做点什么。随着我家小龙子上了学堂,无需我全天照看,想来我也该为自己“重出江湖”铺路,于是豪气地拟就了猴年大计:

Friday, January 22, 2016

富养的年代

(刊载于《中国报/诸家版》 [2016年1月22日],写于2015年12月16日)
这真是一个不太容易让孩子学习节俭的大环境。每逢学校长假,脸书被亲子旅游照片洗版,除了本地各式主题乐园、休闲农场、海边渔港,甚至国外的旅游名胜,许多孩子还没戒奶便到此一游了。新世代孩子的生活中,环绕着各类打着益智旗帜的玩具、电子学习产品、以及画工精美的绘本,还有一年比一年隆重而奢华的生日会,凡此种种都是银子换取回来的。
我是80后妈妈,成长年代没吃过什么苦,幸运地搭上经济增长、科技起飞的列车,我们从埋头握笔写信,过渡到一指滑键的通讯历程。我们到杂货店买二十仙吹泡泡胶的场景,迅速被切换到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的购物商场。可是当我们的孩子一出生,不劳而获就进入这个便捷程式,舒适安逸的生活垂手可得,要谈节俭像是成了过气的大道理。